平安中证同业存单指数基金吸金百亿,触发比例配售

机构投资章敬宇|2022-05-18 14:38|15873

字体大小:Aa-Aa+

这是今年以来,全市场首发规模第三大的新基金,也是第二支破百亿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asset-management-tool

 

《投资时报》记者 章敬宇

 

5月18日,据平安基金公告显示,平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不包括募集期利息)超过100亿元的募集规模上限,触发末日比例配售机制,5月16日认购申请的配售比例为55.51%。Wind统计显示,这是今年以来,全市场首发规模第三大的新基金,也是第二支破百亿的同业存单指数基金。

 

公告显示,平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基金原定募集期为5月5日至5月18日。随着发售持续火热,为更好地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平安基金于5月13日发布公告宣布5月16日提前结束募集。

 

今年以来,A股市场出现持续性的震荡调整,投资者避险情绪增加,闲钱理财等现金管理类短期投资需求日趋增加。在此背景下,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的出现,丰富了短久期、低波动产品的供给,为市场提供了新的短期理财工具,该产品风险收益介于货币基金和短债基金之间。

 

凭借较低风险、较好的流动性、发行主体资质好等卖点,平安基金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获得了广大投资者的青睐。同时,该基金还有着“双低”优势,一是投资门槛低,1元就能投资,普通投资者也可便捷通过指数化投资参与同业存单投资;二是交易成本低,0申购费和赎回费。

 

平安同业存单指数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段玮婧表示,今年以来股债波动加大,资金避险及闲钱理财等短期理财需求激增,投资者对除货币、债券外的低风险理财投资工具的需求不断增加,未来,同业存单类产品的需求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大卖百亿的平安同业存单指数基金,管理人员来自于平安基金现金管理团队。在多年的投研实践中,平安基金现金管理团队累积了丰富的经验,研究能力深厚、投资风格稳健,业绩表现突出。旗下产品类型多元,覆盖了货币基金、超短债基金、短债基金、中短债基金、持有期债基、滚动持有债基等。

 

据银河证券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平安基金旗下固收类基金管理规模超过3800亿元。其中,45只基金近1年业绩同类排名在前1/4;25只基金近1年业绩同类排名在前10%(注1);4只基金近1年业绩同类排名第1。平安短债债券C近一、二、三年业绩同类排名第一,平安中短债债券(A类)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第3,平安元盛超短债债券(C类) 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第3,平安如意中短债债券(A类) 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第4,投资能力备受认可(注2)。



注1:排名数据来源:银河证券三级基金三级分类类别,截至2021年12月31日,A/C份额分开统计。


注2:排名数据来源:银河证券,截至2021年4月1日。平安短债债券C近一、二、三年业绩同类排名分别为1/71、1/53、1/21,同类为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非A类)。平安中短债债券(A类)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为3/85,平安如意中短债债券(A类) 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为3/85同类为债券基金-纯债债券型基金-中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A类)。平安元盛超短债债券(C类) 近一年业绩同类排名为3/71,同类为债券基金-纯债债券型基金-短期纯债债券型基金(非A类)。


风险提示:本基金销售服务费为0.20%/年。平安中证同业存单AAA指数7天持有期证券投资基金风险等级R1(低风险),代销基金的风险等级评级以代销机构为准。本产品为净值型公募基金,存在净值波动风险。基金有风险,投资须谨慎。指数由中证指数公司编制和计算,所有权归中证指数公司,中证指数公司不保证指数计算的准确性,也不因此对任何人负责。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对本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管理人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但不保证本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不保证本金。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资人基金投资的“买者自负”原则,在做出投资决策后,基金运营状况与基金净值变化引致的投资风险,由投资人自行负担。投资人购买基金,既可能按其持有份额分享基金投资所产生的收益,也可能承担基金投资所带来的损失。投资人应当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基金法律文件,全面认识本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和产品特性,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判断基金是否和投资人的风险承受能力相适应,理性判断市场,谨慎做出投资决策。本产品由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发行与管理,代销机构不承担产品的投资、兑付和风险管理责任。本基金对每份基金份额设定7天的最短持有期限,同时基金管理人自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不超过1个月开始办理赎回,投资者或将面临在开始办理赎回和最短持有期限届满前资金不能赎回的风险。


 

 
章敬宇
《投资时报》记者

推荐阅读